编号 |
PRB.0856 |
图
例
|
|
中文学名 |
粉红枝瑚菌 |
拉丁学名 |
Ramaria formosa (Pers. : Fr.) Quél. |
中文别名 |
珊瑚菌、扫帚菌、刷把菌(四川)、鸡爪菌、则梭校(西藏)、粉红丛枝菌 |
同物异名 |
|
图 856 粉红枝瑚菌 : 1. 子实体, 2. 孢子 |
分类地位 |
非褶菌目、枝瑚菌科、枝瑚菌属 |
形态特征 |
子实体较大,浅粉红色或肉粉色,由基部分出许多分枝,形成似海中的珊瑚。子实体高达10-15cm,宽5-10cm,干燥后呈浅粉灰色。每个分枝又多次分叉,小枝顶端叉状或齿状。菌肉白色。孢子椭圆形,表面粗糙,很少光滑,8-15μm×4-6μm。 |
生态习性 |
多生于阔叶林中地上,一般成群丛生在一起。 |
分布地区 |
黑龙江、吉林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贵州、河南、甘肃、四川、西藏、安徽、山西、陕西、云南、福建等。 |
经
济
用
途
|
此种经煮沸浸泡冲洗后食用,但往往中毒。产生比较严重的腹痛,腹泻等胃肠炎症状,不宜采食。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80%,而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%。与山毛榉等阔叶树木形成外生菌根。 |